专家姓名: | 陈善华 |
出生日期: | 1965.5.8 |
技术职称: | 教授(正高级) |
专业领域: | 材料工程 |
工作单位: |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
工作经历:1982.9-1986.7  南京工学院铸造专业,本科 学士学位
1986.7-1996.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材料研究所, 核燃料元件制备研究
1996.10-2000.9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金属物理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0.9- 2002.10  德国科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  金属材料织构研究  博士后
2003.2 至今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在研项目:2009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合作科技攻关项目《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成型机理研究》(编号:2009DFA5183)
主要论文:
1、Microstructure and inte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cast  Mg2B2O5  whisker reinforced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mposite ,Compos Sci Technol ,2010,70(1)123-129
2、蠕变TIal基合金中等轴和层片状Y变形组织的比较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3)454-458
3、Changes  in  hardness  and elasticity of  a Ti6A14V  alloy under helium  irradiation  J.Nucl.Mater 2006,358:26-34
4、The  application  of  transformation matrices on the determination  y/y interface    types in a y-TiAl alloy ,Script Mater 50(2004):31-34
5、确定双相TiAl基合金中y/y界面关系的变换矩阵,《金属学报》2004,40(9)903-908
6、Detemination  of y/y interface  types in  a  y-TiAl alloy  using  convergent  beam  electron  diffraction ,Scripta  Mater,2002,11,757-762
7、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a creeo-deformed  TiAl-base TI-47 l-2 Mn(at. )+0.8VOL TiB2  alloy ,Matee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01,300,299-308
8、The Effect  of  Local  Composition of y  phases on Deformation  Mechanisms  in a Near-y  TiAl-Aolloy  with Duplex  Micrpstructure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2001,81,2563-2664
9、Observation of planar stacking  faults  in  a Ti=rich two-phase Ti-Al  alloy after deforma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Philosophical  Magazine  etters,2000,80,19-26
2、在德学习和工作期间,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y-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组织及高温变机理及金属材料微织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德文专著《近Y相TiAL基合金高温蠕变变形前后微观组织研究》,并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8篇SCI检索论文。2000年至2002年,在德国科劳斯塔尔理工大学技术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曾利用透射电镜和配有电子背散射系统的扫描电镜,对变形金属微织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3、2002年低回国后到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任教,除了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向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外,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多项科研课题。在回国五年时间里,已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2004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